活動專題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活動專題  >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重要裏程碑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人民日報 發布時間:2016-06-07 10:07 點擊量:3529

關於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對話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裏程碑。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我們黨確立了“四個全麵”戰略布局,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製定了“十三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本報今日刊發的理論對話和思想評論,圍繞如何理解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實質、如何把握和落實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如何發揮新發展理念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實踐的引領作用等進行探討。 ——編 者

  主持人

  人民日報理論部高級編輯 彭國華

  嘉  賓

  中央黨校副校長 趙長茂

  中國國際扶貧中心副主任 黃承偉

  山東省委講師團團長 孔繁軻

  中共貴州省銅仁市委書記 夏慶豐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意義,可以放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大棋局”中來認識。習近平同誌指出:“中國已經進入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標注中華民族發展的曆史新高度

  主持人:“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社會的偉大夢想,寄托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希冀與期盼。我們將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交上“全麵建成”的優異答卷。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當代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發展史的重大貢獻。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國家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這一步走好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就有了更加雄厚的資本、更加紮實的根基。

  趙長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現代化一直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夢寐以求的價值目標與社會理想。從中國現代化演進的大邏輯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具有“收官”和“新布局”這樣承前啟後的雙重曆史意義。具體而言,從現在到2049年的30多年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全麵實現的決定性階段,“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階段,同時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征程的“新布局”時期。所謂“收官”,是指自1979年鄧小平同誌提出小康社會這一初級現代化建設目標以來,經過30多年的奮鬥,小康夢將全麵實現。所謂“新布局”,是指未來5年我們黨要在鞏固已有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確立正確的發展方向,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為我國邁向中等發達國家導航指路,為更高層麵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充足的上行動能。可以說,“十三五”規劃《綱要》執行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二三十年中國發展的後勁足不足,決定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得順利不順利。

  黃承偉: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總有若幹激動人心的標誌性事件。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標誌性事件之一。其重大意義,可以用四個“必將”來歸納:一是必將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在更高水平上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必將進一步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必將進一步彰顯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短短幾十年時間,在一個貧窮落後、人口眾多的國家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必將進一步展示社會主義製度的比較優勢。三是必將進一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必將極大調動人民群眾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四是必將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顯著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孔繁軻:經過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艱辛實踐,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將見證一段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曆史。從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誌提出“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的階段性目標,到2012年全麵建設小康社會階段性任務的完成,再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小康夢正一步步從理想變成現實。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作為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征程中的重要裏程碑。

  夏慶豐:在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和黨的十七大提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要求的基礎上,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寓意深遠。“建設”體現過程,“建成”強調願景和目標的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體現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的鄭重承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重要一步、關鍵一步。

  目標指示方向、領航實踐。習近平同誌指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我們黨確定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決勝階段。”基於這一認識,“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準確把握和落實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

  主持人:以“十三五”規劃《綱要》頒布實施為標誌,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最後5年決戰決勝的攻堅期、衝刺期。根據新形勢新情況,《綱要》提出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規劃和設計了未來美好生活的宏偉藍圖: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麵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應如何準確把握和貫徹落實這些新的目標要求?

  趙長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是我們黨在洞悉國際國內最新發展動向、科學把握新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例如,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準確把握,體現了我們黨堅持實事求是、尊重經濟規律的科學態度,也體現了我們黨按既定目標前行的戰略定力。提出創新驅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是貫徹落實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等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提出到2020年實現“兩個翻一番”,絕不是單純的數量概念,而是建立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和“主要經濟指標平衡協調”基礎上的翻一番,內涵更豐富、要求更高。提出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表明全麵小康不僅是物質的小康,而且是精神的小康。正如習近平同誌指出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的強盛為根基的。提出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體現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更高目標。從黨的十六大報告要求生態環境“得到改善”,到黨的十七大報告要求“明顯改善”,再到“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總體改善”,意味著我國未來五年生態文明建設將進入全麵推進階段,目標定位達到一個新的層次。

  黃承偉:邦畿千裏,維民所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誌秉持強烈的為民情懷,就增進民生福祉作了一係列重要論述。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集中體現了這些重要論述的精神。習近平同誌指出,我們要建成的全麵小康,就是要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是“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麵小康,是“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全麵小康,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全麵小康,等等。可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要全麵推進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及其他各方麵建設;既要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又要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加和諧、更加綠色並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社會。

  孔繁軻:這些新的目標要求,賦予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更高的標準、更豐富的內涵、更新的要求。標準上更高,體現為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自主創新能力要全麵增強,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要基本形成,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要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要綠色、低碳水平上升,等等。內涵上更豐富,體現為全麵小康是創新驅動、協調推進、生態美麗、開放發展、人民共享的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通過發展增進人民福祉的小康。要求上更新,體現為實現全麵小康不是新一輪大幹快上,不能靠粗放型發展方式、靠強力刺激抬高經濟增長速度實現“兩個翻番”,否則勢必走到老路上去,帶來新的矛盾和問題。

  當前階段,“補短”成為決勝全麵小康的要訣。習近平同誌強調:“如果到2020年我們在總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標,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嚴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實現了目標。”

全麵小康是全麵發展、沒有明顯短板的小康

  主持人:“小康”講的是發展水平,“全麵”講的是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當前,對於東部沿海的經濟發達地區和“北上廣”這樣的中心城市而言,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一些基本指標已提前完成。但對於中西部地區尤其是這些地區的農村來說,“達標”的任務還很重、時間很緊迫。因此,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更重要、更難做到的是全麵發展、沒有明顯短板。

  趙長茂:辯證看、務實辦,可以成為我們認識和把握全麵小康的一條原則。一方麵,全麵小康意味著覆蓋領域、覆蓋人口、覆蓋區域等都要全麵,一個方麵也不能少,而且要相互協調。從現實來看,全麵小康的短板在農村,重點難點是農村貧困人口;能否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關鍵看農村貧困人口能不能如期全部脫貧。另一方麵,全麵小康不是指所有方麵,更不是所有人都整齊劃一地達到同一小康水平,可以理解為“有底線,不封頂”。所謂“有底線”,是指到2020年,所有領域、地區、人群全部要達到一定的目標,如農村貧困人口要全部脫貧、“兩個翻一番”目標要實現、生態環境質量要總體改善等等;“不封頂”,是指有些領域、地區和人群現在已經實現甚至超越了全麵小康的目標要求,進入了“後小康時代”,要鼓勵支持他們繼續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黃承偉:的確,我們對全麵小康的理解一定要全麵、辯證,不能機械理解、搞“一刀切”。到2020年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意味著全國各個地區都要邁入小康社會,而不是一部分地區進入小康社會,其他地區還處在貧困狀態。但這並不等於說所有地區在同一天邁入小康社會。地區之間存在發展差距十分正常,隻要把差距控製在合理範圍內,就不會妨礙實現全麵小康和共同富裕。我們確立的全麵小康目標是全國性的目標,比如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從全國範圍來說的,充分考慮了地區間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水平的差距及其縮小趨勢,不是說所有地區、所有市縣、所有人都要實現“兩個翻一番”。再比如,現有全部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隻要現有的農村貧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實現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就意味著他們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了全麵小康社會。

  孔繁軻:我國古人說,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同樣,全麵小康不是“平均主義”,不是所有人收入水平、生活質量“無差別的同一”;也不是所有地區發展水平“千篇一律”;更不是所有區縣、鄉鎮、村同步進,人人“齊步走”。我們允許適度且合理的收入差距、發展差距,鼓勵因地製宜、因人而異的差異化、多樣化發展。但是,確保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個體達到小康水平,而非過去一些人講的“人均”達到小康水平,是必須堅持的底線。

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創新理念是社會發展變革的先導。習近平同誌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

用新發展理念引領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新實踐

  主持人:新形勢、新任務是理念創新的“風向標”。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相應地,指引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也需要與時俱進、實現創新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鮮明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為我們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如期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提供了根本指引。

  趙長茂:理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創新發展理念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新思路。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驅動將成為發展的主要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為我國體製創新、新發展動力塑造提供有力支撐。協調發展理念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新方法論。協調發展理念不僅強調要還以往發展的曆史欠賬,更強調在統籌協調中拓寬發展空間,在加強薄弱環節中增強發展後勁。綠色發展理念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基本方向。“黑色”是傳統工業化、現代化的基本色調,從“黑色”轉向“綠色”是新型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中強調綠色發展,體現了這一必然要求。開放發展理念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新視野。根據世界銀行200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全球有13個經濟體實現了持續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長,它們的共同特征就是實行對外開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在“引進來”的同時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共享發展理念進一步明確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價值取向。讓廣大人民群眾都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堅持共享發展,加大公共服務供給力度,為全體人民提供積極穩定的預期和日益豐富的共享成果。

  孔繁軻:新發展理念是貫穿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靈魂和主線,是事關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指揮棒”。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全麵小康建設,要把握新發展理念的整體性。創新發展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動力來源,協調發展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更高要求,綠色發展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開放發展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共享發展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價值取向。這五個“手指”,缺一不可。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全麵小康建設, 要提高統籌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崇尚創新,摒棄“唯GDP論”,挖掘發展潛力、厚植發展優勢、開拓發展境界;注重協調,摒棄“零和”思維,補齊短板,增強發展後勁;倡導綠色,摒棄拚資源拚消耗的路子,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深化開放,摒棄各自為戰、閉門造車等做法,堅持內外聯動、一體發展;推進共享,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黃承偉: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的短板不補齊,全麵小康的成色就會大大降低。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在於農村還有5500多萬貧困人口。打贏脫貧攻堅戰,應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優勢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製度優勢,加快形成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扶貧開發工作機製,做到分工明確、責任清晰、任務到人、考核到位。各級黨委和政府應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確保政策到位、項目到位、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到位。全麵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方略,做到“六個精準”,實施“五個一批”。完善東西部協作扶貧、定點扶貧機製,激勵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采取包幹方式參與扶貧。發揮廣大基層幹部群眾的首創精神,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後麵貌。

  夏慶豐:理念一變天地寬。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貴州銅仁將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充分發揮生態“長板”優勢,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依托經濟開發區平台,重點發展大數據、新能源、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產業,加快形成工業主導型經濟格局。堅持走共享發展道路,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全麵進步,讓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人民日報》2016年6月7日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