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熱點
國資熱點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國資熱點
“深化國企改革”記者會實錄
來源:中國網 發布時間:2016-03-14 16:40 點擊量:3794

2016年3月12日

    主持人 祝壽臣: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本次記者會的主題是深化國企改革。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先生,副主任張喜武先生,副主任黃丹華女士,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先生,圍繞這一主題回答大家的提問。首先,有請肖主任。

    肖亞慶: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今天是周末,大家不辭辛苦來到這裏,說明大家對國企改革十分關心、十分關注。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國資委對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家都知道,黨中央、國務院曆來高度重視國企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就在前不久3月7日上午,在參加黑龍江省代表團審議時還特別指出,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要“借東風”,激發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要求以改革促發展,並對國企改革的各項工作任務提出了要求。我們要主動作為,狠抓落實,堅韌不拔,推進國企改革各項工作。

    肖亞慶:我和我的同事們今天在這裏願意就國企改革的有關問題和大家進行探討。謝謝各位。

 

    主持人 祝壽臣:現在開始提問。

    中國網記者:國企改革這一重大議題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其中也有不少議論,認為國企改革出台的文件不少,但是真正落地的卻並不多,改革進展不大。也有觀點認為,國企改革現在是上麵熱、下麵冷,很多企業還處於等待和觀望之中。請問對此您怎麽看?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下一步還會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肖亞慶:謝謝您提問。關於國企改革的有關問題,我想向你介紹幾個情況。

    一、頂層設計的文件已經出台,標誌是“1+12”個文件印發,主體框架已經搭出來了。

    二、現在很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已經有了實質性的步伐。比如,關於國有企業分類,我們已經有12個省把分類工作落實到了具體企業。比如重組,去年也向大家通報了,中央企業有6對12家企業完成了重組,這個效果現在看已初步顯現。還比如,下放、精簡各種審批權力,各省市國資委在這方麵都做了大量工作,也都下放了一些權力。國資委自身也在下放權力,經過清理,取消、下放了20多項審批權力。其他的我們還在清理當中,隨著清理的推進,隨著改革的進展,該放下去的一定要放到位,該取消的一定要取消。

    三、一些重點難點問題取得了初步進展。比如,中央企業積極探索開展了多層次的試點,比如投資公司、運營公司的試點,國投、中糧集團兩個公司都進行了試點。從企業反映的情況看,他們的積極性也比較高,試的效果也不錯。比如開展落實董事會職權的試點,我們在國藥集團、中國建材、中國節能、新興際華集團開展了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真正把權力放在董事會,特別是新興際華集團的試點更先走一步,總經理由董事會聘任,所以總經理壓力很大,經理班子壓力也很大,因為有任期製,在原有基礎上,在考核的問題上往前進了一步。在中央企業的集團層麵還是第一次。

    當然,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總的看,中央企業的負責人對改革還是充滿了熱情,大家改革的積極性還是非常高的。這裏麵既有外在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自身有壓力。中央企業有106家,但是從企業自身來看,現在無論是機製體製,還是管理能力,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舉個例子,比如現在企業的管理層級還比較多,四五級的大部分都是,還有更多層級的,不改怎麽行?肯定要改。我們再看一看優秀的跨國公司,再看一看優秀的民營企業,它們在市場競爭中跑在前麵。國企的管理者自己就講,“我們要和他們比,要和他們在一起市場競爭”。內生的動力自然就產生了,必須要改革,要壓縮層級。所以,總的看,大家熱情很高,克服困難的決心也很大,對改革取得成效的信心也很大。當然,我們也不否認,有極個別的人、極個別的管理者對改革可能認識不到位,可能有極個別的人對改革的困難遇到了阻力,擔當精神不夠,還會有這樣那樣的顧慮,但這是個別的。對於這些個別的人,我的回答隻有一句話:先出清。必須把改革做好,這是絕大部分企業管理者現在的心情。

    肖亞慶:剛才問到下一步我們要做什麽,我想簡要講一下。我們改革的任務很重,今年黨中央、國務院都做了部署,國資委主要做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文件體係,同時要研究一些規範性文件,使得我們的改革政策更加具體、更加可操作、行之有效。

    二是要深入推進十項改革試點。

    三是要推進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國資委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要理清。

    四是完成國有企業功能界定和分類。

    五是加大公司製和股份製改革力度。我們現在還有一些企業不是公司製,以《企業法》注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加大股權多元化,包括積極推進發展混合所有製經濟。

    六是推進規範董事會建設。我剛才舉例子也談到了這一點。

    七是推動中央企業的調整重組,優化布局結構。去年6對12家中央企業重組,效果不錯。今年我們會加大力度。

    八是要加強和改進外派監事會工作,進一步提高監督的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九是加強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進一步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地位,把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公司章程。

    國企改革工作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係統工程,我想我們隻有一任接著一任幹,一棒接著一棒傳,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好,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才能取得成效。謝謝。

    彭博新聞社記者:我有幾個問題想向您提一下,首先,我們知道在國企分類改革的過程中會根據國企的性質,比如有些是商務公司,有些是公益性質的公司,來進行分門別類。但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公司,比如電信公司、能源公司也有一些商業方麵的用途,如何來推進這些公司的改革?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您提到了我們國企改革的過程中主要有十項重點任務,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重點的企業、公司一直在推動相關的改革,具體的改革成效是什麽樣的?相關的計劃是如何部署的?第三個問題,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是否會以新加坡的淡馬錫公司作為作為一個範例來推進改革?

    肖亞慶:謝謝你提問。淡馬錫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國企管理和國資監管方麵確實做了很多有益的嚐試,從國資委到各個企業,我們和淡馬錫都有很好的關係。我們也一直在關注淡馬錫這些年的進展。關於分類和十項試點工作,今年2月25日,張喜武副主任已經和部分媒體做了溝通,我想如果你不介意的話,請喜武副主任再介紹一下。

    張喜武:謝謝亞慶同誌,也謝謝彭博社的這位先生。我理解你剛才問的三個問題,一個是關於國有企業功能界定分類,為什麽分。第二個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十項試點工作。第三個是麵臨的最大挑戰。

    張喜武:關於國有企業功能界定分類,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明確的新要求,也是今年國企改革的一項重點、難點。對國有企業分類,主要目的就是解決過去國企包括央企戰略定位不清、考核針對性不強也不盡科學的問題。你對分類還比較清楚,確實,國有企業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這兩類企業的共同點是,國有企業首先是企業,都是獨立的市場主體,要融入到市場經濟,都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都要服務於國家的發展戰略,要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張喜武:兩類的不同點在於:從發展的角度看,商業類的國有企業重點要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公益類企業重點是要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從改革要求的角度看,商業類的國有企業可以是獨資,也可以是控股,也可以是參股。公益類的國有企業主要是國有獨資。從考核的標準來看,商業類的國有企業重點要考核經營業績的完成情況,公益類的國有企業重點要考核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保障能力。

    關於你提到的今年十項試點這項工作。國有企業的試點是今年改革的重要任務,也是改革的重要方法,試點能不能邁開步子,趟出路子,決定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成效。從2014年開始,國資委就選擇了中糧集團和國投公司進行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今年我們又將要推出十項改革試點。將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還要推出若幹個國有企業改革的試點。可以說,我們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中,始終是堅持試點先行、直奔問題,力求充分發揮試點在整個全局工作中起到示範、突破、帶動的作用,切實解決國有企業改革中的難點問題和重點問題。通過改革的試點,我們想試出新體製、試出新機製、試出新成效、試出新經驗、試出新局麵。

    張喜武:關於剛才你提出的第三個問題,國有企業麵臨的挑戰和淡馬錫的問題。剛才亞慶主任已經對淡馬錫的問題作了回答。我想說關於挑戰。當前國有企業改革麵臨著挑戰、麵臨著困難。國有企業改革確實是一個係統工程,當前我們遇到的難度、硬度、深度可以說是前所未有,主要是改革開放30多年所積澱的矛盾和問題交織在一起,挑戰和困難錯綜複雜,所以隻有抓住關鍵、精準發力。我認為,當前國企改革的困難和挑戰,主要還是處理好國有企業激發活力與加強監管相結合的關係問題。因為,活力是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動力源,也是國有企業提高效率、提高競爭力的生成基;監管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防護網,也是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保障。所以,我們在改革的過程中始終注意激發活力和加強監管相結合,二者有機結合,不可偏廢。謝謝。

    中央電視台、央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我這幾天一直在旁聽全國政協經濟界委員的小組討論,有不少應該是您的同事,都是過去央企的負責人,他們在會上紛紛吐苦水,感覺現在對他們的管理太細了,以至於感覺自己像一個車間,不像一個企業。您曾經也做過央企的主要負責人,現在是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的掌門人,您對他們的這種感觸有何看法?我們知道,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提出了角色轉變,要從管人管事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對國資委來說,實際上轉變就意味著簡政放權、自我革命。剛才你們談到了下放了多少權利,可是外界實際上感覺到我們似乎在自我革命這塊動靜不是很大,請問肖主任,今年在這方麵有什麽新的突破,未來有什麽計劃和打算?

    肖亞慶:謝謝您提問,感謝您經常傾聽企業負責人的聲音。就監管來講,現在您說的有一部分是讚成的,就是管的太細了,需要下一步改革,讓企業真正能夠成為市場主體。但同時還有另外一方麵我要講,就是管得太弱了,還有很多監管不到位的地方,所以這樣那樣的問題出來,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是和我們監管不到位也是有關係的。

    這種情況說明,這次國有企業改革任務如此艱巨的情況下,國資委自身的改革應該是一個關係全局的要點。所以,我們對這個問題一直在思考,一直在謀劃,也一直在推進。怎麽改?剛才您提到我們現在的權力、現在的規範、現在的一些事項要進一步清理。一是要轉變定位,要向以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要優化、精簡、調整國資監管事項。二是要把兩個清單搞清楚,一個是權力清單,再一個是責任清單。做到該管的要科學管理,堅決到位;不該管的要退出來,讓企業作為市場競爭的主體。

    肖亞慶:剛才您談到的有三個歸位的問題。依法由企業自主經營決策的事項要歸位於企業,這個我們也在清理當中。還有一些事項已經延伸到企業下麵了,就是一級、二級甚至三級企業的要收回,職責到哪兒就監管到哪兒,這個原則上要歸位於一級企業。國資委現在承擔的公共管理職能,這也在梳理,就是歸位於政府相關部門。政府相關部門的一些職能也在理順,進行調整。以後我們重點要監管好國有資本的布局,規範資本運作,提高資本回報,維護資本的安全。所以,國資委的改革任務是很重的,我們自身也在學習,也在提高,也在梳理,也在改革。對國資委自身的改革,我們堅定不移,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要求,國資委2015年就提出,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不該管的堅決去掉。我們也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正在研究,以適應改革的要求,以完成改革的任務。謝謝。

    新華社記者:我們知道,去產能是今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之首,近期國務院的一些文件中也明確了國資委和各級政府對去產能負總責。請問您作為國資委主任,對負總責如何去做?我們注意到,長期以來央企是對外投資的主體,請您介紹一下境外國有資產的審計和監管方麵的情況。

    肖亞慶:謝謝您提問。我理解,你想問的問題是,現在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的產業結構偏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也很重,央企重化工領域資產總額接近70%。央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主動作為,有幾個方麵。

    一是要抓好“三個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對於國家戰略需要、央企有優勢的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如航空航天、核電、高鐵、新能源、新材料、智能電網等,要加大投入力度。對於央企長期虧損和資不抵債的低效無效資產,要加大處置力度,積極化解過剩產能。

    二是要講“三個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在這方麵,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雖然央企的創新實力很強,成果也很多,比如去年全國科技大會獎勵的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特等獎幾乎都是央企獲得的,獎項總數的34%是央企取得的,但是在這方麵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再比如商業模式創新,如何在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時代,使得央企的商業模式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再比如創新驅動,大企業如何開展“雙創”,如何把“互聯網+”這樣一個大的戰略做好,如何在“中國製造2025”這樣一個大戰略中,讓央企發揮更好的作用,這方麵都需要我們在管理、技術,甚至在商業模式上有新的創新。

    三是抓好“三品”:品種、品質和品牌。這方麵央企要率先帶頭。我們現在產品不少,種類也不少,但是精品不多,品牌更少。我看了一下,國際品牌集團評選的品牌100強當中,央企現在還沒有,世界品牌實驗室2015年的世界500強中,央企隻有11個,而央企進入世界500強的有47家。從老百姓需求來看,很多質量、品種遠遠滿足不了,也包括央企從事的行業所提供的服務。這方麵就是我們的潛力,要把這個做好。

    至於您談到的海外資產的監管,央企海外機構大致有8000多家,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投資。這些年來一直在加大這方麵的監管力度。我們會在這一輪改革中把這件事作為重點加以研究和推動。謝謝。

    金融時報記者:我有兩個問題,昨天傅成玉先生提到石油的三大公司,他說從外麵看是三大公司,內部看每個公司是一個領域,效率很低。所以我想問一下肖主任有沒有一些計劃,關於石油行業具體的藍圖改革,能不能給我們透露一下?第二個問題有點相關,現在新一步的國有企業改革,怎麽避免大而不強的問題變得更嚴重?

    肖亞慶:謝謝您提問。傅成玉委員提的問題從反方向來看也是有答案的,從我們中央企業內部來看,昨天他講的是“三大油”縱向產業鏈都是完整的,外麵是三個石油公司,各有分工不同。在內部看,很多都是重複的。這個問題不僅在“三大油”存在,在其他企業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這也是我們下一步改革需要完成和解決的問題。舉個例子,去年移動、電信和聯通建立了鐵塔公司,原來三大通信公司建的發射塔都選擇了某一個最佳地區,一家建一個,周邊的居民有意見,還浪費了很多資源。所以每家出一定的股份共同享用這些技術資源,就減少了很多浪費,又給社會提供了很好的服務。

    其他央企此類事還比較多,可以改革的地方還不少。我們正在努力消除各個縱向的、多餘的環節。從橫向來講,中間的隔閡也要盡可能用市場化的辦法消除掉,使內部的效率更加提高,既搞產業鏈上的縱向整合,也在同行業之間做一些橫向的整合,使我們的資源能夠共享、服務更加優質、價格能夠降下來,使得企業運行更加順暢,特別是對市場的反應更快。比如我們前幾年做的嚐試,電力建設公司和電力投資公司,很多發電企業既搞電廠、又搞電力設備製造、還搞電力建設,規模都不大,自成體係,內部循環。這本身與市場的規律就不相符合。所以這個問題很重要,在今年和今後一段時間,我相信肯定會有更多的成果。

    肖亞慶:您講的大而不強的問題。我們現在是要把做強做優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體量的擴張有個曆史的過程,現在在這方麵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力度,使大的企業變得更強更優。有些企業通過兼並重組,進入更符合市場競爭的其他產業鏈當中。舉一個例子,現在106家企業,最大的企業資產超過4萬億,最小的企業資產47.1億,最大企業的職工人數152萬,最小企業職工人數以千計,所以差別很大。由此看來,我們改革的任務很重,改革的內容很多,改革的事項也很繁雜。我們就是要從這些事情一點一滴入手,把它解決好。謝謝。

    經濟參考報記者:我想請問肖主任,我們可以看到,今年整個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國有企業經濟效益也在下滑,特別是中央企業也出現了負增長,今年中央企業是不是有可能扭轉這樣的下滑趨勢,會有怎樣的具體措施和計劃?

    肖亞慶:謝謝你提問。去年中央企業整體利潤出現了負增長,負增長6.9%。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原油價格去年全年通算下來下降了47%左右,再加上其他大宗商品,比如鋼鐵價格的大幅度下滑,影響是比較大的。如果剔除石油價格的影響,去年央企總的利潤是增長7.5%。但不管怎麽說,央企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同樣感覺到了壓力。

    今年以來,大家對壓力的感覺已經變成了動力,正在努力。今天給大家報告一下,到目前為止央企的狀況。1—2月份,總的央企的利潤增長了4.7%,去年同期同比下降了32%左右,央企今年的情況相對穩定。當然,利潤去年同期的基數比較低,有這個原因。也要看到各個央企在穩增長當中、在提效益當中做了大量工作。央企的增加值占到全國GDP的近1/10,上繳的稅費占全國財政收入的比例也比較大,所以央企理應在穩增長當中率先努力做出貢獻。

    但是,我們也要看現在的經濟下行壓力,一方麵確實是需求不旺,一方麵需要改革。我感到,下行壓力到底有多大,大家都有預期,但超過合理的預期就是恐慌。今年2月29日我們召開了中央企業提質增效動員會,會後聽大家在談到今年經濟時,你們也看到了幾個大的企業在“兩會”之前對本企業、本行業的情況以及未來發展的態勢都在做詳細的分析,可以說他們都是心中有定力、心中有數的,在經濟下行、市場價格較低的情況下,怎麽樣保增長、怎麽樣穩住市場,都有自己很多具體的措施,也請大家關注各個企業。

    但我要說的是,就部分行業目前所處的狀況來看,恐慌心理比下行壓力更可怕,會帶來更大的下行。大宗商品包括石油,超低的價格,我認為不正常。很多商品價格已經遠低於它的製造成本,怎麽能夠持續下去?我們13億人,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現在人均消耗的能源量、人均擁有的資源量遠低於發達國家,我們用氣、用電量從全球看依然是比較低的。簡單的例子,就是我們的階梯電價,第一級的電量也隻有100多度、200度。看看發達國家,或者是同樣和我們人均GDP差不多的國家,它們的能源消耗是多少?我們現在13億人奔小康,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的市場大得很,關鍵是從央企開始,從我們做起,要振奮精神,要真抓實幹,要把產品質量提高,把成本降下來,給人民提供更多的產品、更好的服務。所以,總體上看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和問題,但我們還在努力,正在努力,央企、國有企業一定要在穩增長中率先作貢獻,克服當前的困難,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謝謝。

    上海第一財經記者:有個問題問肖主任,有媒體報道有30家央企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預計業績是虧損的,央企將成為年報虧損重災區。也有人認為有相當一批國企低效,缺乏競爭力。請問您是怎麽看待國有企業的效率問題的?您是怎麽評價的?

    肖亞慶:謝謝您提問,請黃丹華副主任就上市公司業績的情況介紹一些細節。

    黃丹華:謝謝亞慶主任,也謝謝記者提問。剛才說到上市公司的情況。在滬深兩市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有286戶,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0%,在總市值中占20%。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一直致力於培育推動上市公司成為有市場競爭力、而且能夠給投資者以長期穩定回報的優質的上市公司。

    我們也注意到了剛才這位記者先生提到的企業虧損情況。我們做過分析,主要還是在煤炭、鋼鐵、有色這些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企業虧損和行業有關,同時也有自身經營的問題。國資委推動這些企業提質增效,調整布局結構,加大重組力度,整合優質資產,同時采取一係列措施,包括降本增效、增強創新能力,努力推動控股上市公司成為優質上市公司。謝謝。

    中國日報社記者:我們知道今年有可能是十年來最大力度的國資改革。國資委目前已經成為新一輪改革的風口浪尖和前沿陣地。在現實過程中牽涉各方利益,國資委自身應該如何與央企建立一個適應新要求的新關係和新秩序?如何看待各方利益的不同需求?

    肖亞慶:謝謝你提問。剛才我已經做過介紹,國資委在下一步改革中,自身一定要做好轉變的問題,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比如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兩個清單要明確列出,在改革當中我們自身哪些職能要進行調整,這方麵我們正在抓緊工作。

    我想,方方麵麵的利益平衡肯定是任何改革都要麵對的,但我們有一個共同目標,通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使國有企業增強活力、控製力、影響力,同時也使國有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增強。所以,這個利益是共同的,這個利益也是我們大家努力的最終方向。國企的改革不是把企業搞弱了、搞小了、搞僵化了,而是進一步在活力、控製力、影響力、競爭力上下功夫,使國有企業更加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在市場競爭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發揮。謝謝。

    香港中評社中評網記者:我們注意到“十三五”規劃中特別提到了建設“京台高鐵”這部分,我們知道這部分肯定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先進技術來支持,我想請問肖主任,國資委在下一步會有什麽樣具體的措施和方案來支持京台高鐵的建設?

    肖亞慶:謝謝你提問。問到高鐵,高鐵公司屬中國鐵路公司,目前不是國資委監管的企業。但是談到高鐵,我有興趣說兩句。第一,高鐵是中國一張非常靚麗的品牌,我多次乘坐高鐵,非常好,非常快,也非常舒適。作為國資委監管的企業來講,如果有需要,我們支持高鐵的建設和發展,中國中車是國資委監管的企業,南車、北車合並以後,企業的創新能力更強了,現在坐高鐵,380比原來更漂亮了、更快了、更安全了,高鐵的通信和信息化的公司也在國資委監管,這些方麵他們正在研究更新的技術,使得高鐵在原有基礎上更加安全、更加穩定、更加可靠。

    我還要說的是,高速鐵路中國現在已經到了1.9萬公裏,占全世界的60%以上,我們還在發展。這樣發展讓老百姓的出行更加方便。作為國有企業,作為央企,隻要有投資的機會,有發展機會,國家支持的項目我們肯定支持。謝謝。

    香港紫荊雜誌和紫荊網新媒體記者:肖主任你好,90年代中後期以及本世紀初的國企改革曾引發了一輪下崗潮,特別是地方國企改革造成下崗的現象更為嚴重。隨著2016年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全麵啟動,會不會出現新一輪的下崗潮?對此有何應對措施?此外也有聲音提到,中國國企改革要達到目的,其關鍵在於政企分開,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肖亞慶:謝謝你提問。可以肯定的是,深化改革,各方麵的利益能夠得到平衡發展,特別是要保護員工的利益。作為國有企業,作為央企,更應該是這樣。90年代的情況和現在大有不同,我們幾位在90年代可能都在企業,經曆過那一輪的改革,我想很大的不同,一個是我們現在的底子比原來厚實多了。90年代的時候,我們在座的各位可以想像,人均收入水平,包括員工的收入水平,當時整體的經濟實力,也包括各個企業所擁有的財力,整體市場發展的程度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企業管理者經曆過幾輪的市場波動以後,對如何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如何在市場競爭中,處理好企業發展、員工利益和市場競爭等方麵的關係,把握的能力、掌控的能力應該說都日臻成熟。所以,保護員工的利益始終是下一步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麵,多兼並重組,盡可能少破產,這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方向。

    任何改革涉及到職工利益時,要穩妥地處理好。我相信,不會出現下崗潮,不會出現您想象的90年代那種情況,我相信企業會處理好。作為監管部門,也要求企業要處理好這方麵的關係,確保各方麵利益。

    政企分開是改革的基本要求,在這方麵我剛才介紹了很多了。隨著改革的深入,我們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會進一步發揮,同時監管的力量也會進一步加強,相得益彰,共同推進,促進改革深入推進下去。謝謝。

    謝謝各位記者,今天由於主持人給的時間不夠,我看很多記者沒有機會提問,歡迎大家繼續關注國企,繼續關注國資改革,我們會經常創造機會和大家交流。謝謝大家。

    主持人 祝壽臣:由於時間關係,本次記者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嘉賓,謝謝各位記者。